“你有没有发现,原本让人觉得最清高、最有坚持的那批‘网红’,最后都开始直播带货了?”昨天我刷到沈巍和他女友晓晓同台带货,直播间人气直接爆了,粉丝礼物刷到屏幕都看不过来。说真的,这画面让人一时间有点分不清到底是在看知识分享,还是在看一场热闹的商业秀。沈巍这个名字,很多人其实都不陌生。几年前的他还是上海街头那个捡垃圾读书的“流浪大师”,破衣服、满身泥,能对《论语》《史记》一口气讲上半天,身边的观众全是路人。那会儿的他,拒绝所有商业包装,也不拿粉丝的钱,更不会说出“家人们,支持一下”这样的口头禅。没想到,几年过去,沈巍也开始在镜头前推销商品了。难怪有网友说:“清流网红最后都要变现,流量的尽头原来真的是割韭菜。”
其实,沈巍的直播间那天有多火,真的超乎很多人的想象。3万粉丝瞬间涌进直播间,礼物疯狂刷,光嘉年华就有人连刷六个。你可能想不到,短短一场直播,礼物收入据说都已经超过10万,热门商品销量直接破千。这样的数据,在整个直播带货圈也算是很能打了。有人觉得这是粉丝的“热情”,但也有人觉得这才是“收割”。这么说吧,直播带货这几年在中国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产业,根据第三方数据机构的统计,2023年中国的直播带货市场规模超过3万亿元。放眼看去,不只是大明星,越来越多草根网红都在分这块蛋糕。你刷抖音、快手,经常能见到各种“素人逆袭”,直播间里卖货气氛堪比春晚。
为什么直播带货这么火?说白了,就是大家都想靠流量赚钱。短视频和直播,让普通人只要有一点特长或者人设,都能迅速火起来,然后就是带货变现。沈巍这波操作,其实和拉面哥、大衣哥这种草根网红的路径如出一辙。原本一个靠内容或者性格吸粉的人,最后都要想办法把流量变成收入。对于平台来说,只要有人气,就有商品曝光、有广告、有分成,平台和主播都赚得盆满钵满。艾媒咨询的报告说,现在草根网红在带货市场的占比越来越高,不少人靠一两场直播,收入甚至超过普通人一年的工资。
但话说回来,这条路真的那么简单、那么光鲜吗?不见得。你看拉面哥,火了之后也被推着直播带货,结果各种争议接踵而来。大衣哥一度因为带货被粉丝质疑“变味了”。最出名的辛巴假燕窝事件,直接把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推上了风口浪尖。沈巍从“流浪大师”到“带货达人”,也没能逃过网友的苛刻审视。有人说他变了,有人说他不过是“落入俗套”,甚至还有老粉直接脱粉,表示再也不相信所谓的“清流网红”。一句话,流量能让人一夜成名,也能让人一夜翻车。
我身边有不少朋友,原本都挺喜欢沈巍的。觉得他是那种“有点理想主义”的人,活得有点姿态。可是现在,带货成了主业之后,大家对他的看法也开始变得复杂。有人觉得他不过是顺应潮流,毕竟人都要生活,有钱才能更好地生活。可也有人觉得失望,说“他不该是这样的人”。其实,这种分歧并不罕见。直播带货发展到今天,信任危机随时爆发。只要有人为了赚钱卖假货、虚假宣传,粉丝的信任基本就崩了。沈巍直播的确火爆,但如果未来带货的东西质量不过关,被打假、被举报,后果真的很难收场。
其实,平台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。像抖音、快手都出台了专门的带货管理规定。比如今年实施的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,要求主播必须对自己卖的商品负责,不能虚假宣传,出了问题本人要承担连带责任。很多头部主播已经因此被罚过款、下过架。平台也在不断加大对直播间的抽查和整顿。说到底,行业越大,对信誉的要求就越高。现在不只是粉丝会“打假”,监管部门盯得也很紧,真出事分分钟就凉凉。
说到这里,真的要提醒大家,别光看直播间有多少人气、主播多有名气。大家在带货面前其实都一样——想买到靠谱的商品,不想当“韭菜”。其实,这几年由于直播带货乱象多,越来越多人开始反思:是不是该理性一点,不要被情怀、被滤镜冲昏了头脑?而且你发现没有,直播带货一旦套路化,粉丝的热情也会慢慢消耗。平台数据监测显示,近年来直播带货的投诉量在上升,内容的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。很多观众现在已经养成“先看口碑、再决定下单”的习惯了。
那普通人怎么保护自己呢?第一,眼见也不一定为实,买东西先查查评价、做点功课,别冲动消费。第二,发现商品和宣传有出入要及时维权,不要觉得“事不关己”。第三,理性看待网红带货,不要把主播当成神仙,谁都要生活,谁都可能为了热度做出改变。其实,你认真想想,直播带货本质上就是一门生意。沈巍也好,其他网红也罢,都不过是在时代浪潮中做选择的人。他们变了,是为了更好地生活,还是迷失了初心?每个人都有自个的答案。
说到底,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彻底拒绝流量。我们是看客,也是“韭菜”。但别忘了,选择权其实一直在我们手里。
股票杠杆软件下载,实盘10倍杠杆平台,手机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